1、中共中央举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8月22日上午,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国际主义者。他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对世界作出了突出贡献,功勋彪炳史册、永励后人。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伟大的一生。他为党领导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建立新中国作出卓越贡献,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带领党和人民实现了伟大历史转折,推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确立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正确路径,坚定捍卫了光辉的社会主义旗帜,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强调,邓小平同志的历史功勋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是深刻的、长远的。他一生的奋斗历程,充分展现了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无比坚定的崇高品格、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坦荡无私的博大胸襟。他的伟大历史功勋,我们永远铭记;他的崇高革命风范,我们永远敬仰。
习近平指出,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思想财富,就是以他为主创立的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里程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继续深入学习运用邓小平理论,完整、准确理解它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既坚持邓小平同志基于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提出的重大结论、基本观点、正确主张,又善于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正确把握理论的精髓和实质,用以解决现实问题,做到坚持真理不动摇、指导实践不偏离。要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善于借鉴吸收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探索真理,深入研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际问题,深刻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闪耀出更加璀璨的真理光芒。
2、我国成功发射中星4A卫星
8月22日,北京时间2024年8月22日20时25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4A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可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广播电视传输业务。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32次飞行。
3、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2024年第四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8月22日,2024年第四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19日至22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举行。本期学习班主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清华出席开班式并讲话。
彭清华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凝聚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结合代表职责,积极担当作为,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来自30个选举单位的136名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学习。
4、《读懂新时代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出版发行
8月22日,《读懂新时代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一书近日由新华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发行。该书数字版在微信读书、掌阅等电子阅读平台同步上线。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8场聚焦区域发展战略的座谈会。《读懂新时代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一书精选新华社播发的相关报道,分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8个篇章。
该书以“文图+视频”的方式,系统阐述加强区域战略协调集成、以区域重大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新时代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窗口。
5、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大科学装置正式建成 系我国通信与信息领域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8月22日,第八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开幕。会上宣布,我国通信与信息领域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大科学装置正式建成。
未来网络试验设施于2013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被国家“十四五”规划列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经过10余年的谋划和努力,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大科学装置已完成工艺部分验收,验收全部完成后,设施将投入正式运行。
“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面向全球开放共享,开展创新试验生态合作,已有高校、科研院所、电信运营商等各类组织机构共110余家单位申报了超过130项试验需求。”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刘韵洁表示,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具备“分钟级”按需定制网络能力、“微秒级”确定性保障服务能力、“千万级”大规模多云交换服务能力和“TB级”智驱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四大能力,覆盖全国40个主要城市,建设88个主干网络节点、133个边缘网络节点,将有力支撑国家重大创新,肩负起国家大科学装置的责任与使命。
会上,紫金山实验室还发布了多项科技成果,包括光电融合广域确定性网络技术取得突破,业界首个载具时敏网络控制系统发布,6G无线网络毫秒级实时智能技术等。
本届大会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紫金山实验室、中国通信学会等单位承办。大会以“网络全球 决胜未来”为主题,立足全球视野加强网络通信领域的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围绕未来网络、算力网络、确定性网络、6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热点话题,聚集了超3000位未来网络领域专家学者、行业代表。
问题反馈
联系客服
公众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