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近日印发通知,决定组织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2024-2027年),聚焦老年人在卫生健康领域“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对接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
通知提出,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行动的服务内容包括开展健康服务、提供健康咨询、指导转诊转介等。其中明确,医疗卫生机构每年为失能老年人提供1次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中医体质辨识及保健指导等服务。各省份结合本地实际,为提出申请的老年人进行失能状况评估,上门为失能老年人提供血压测量、末梢血血糖检测、康复指导、护理技能指导、营养改善指导、心理支持等服务。
通知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应至少安排2名工作人员一同上门服务,并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根据需要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提供上门服务时,应有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失能老年人监护人、照护者或亲属等在场,依法保障失能老年人合法权益。
2、何立峰将与俄方共同主持召开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宣布:经中俄双方商定,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将于8月19日—20日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与俄罗斯副总理切尔内申科共同主持会议。
3、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2024年台湾海峡海上巡航执法行动
18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8月17日至18日,交通运输部所属福建海事局、东海救助局共同实施2024年台湾海峡海上巡航执法行动。
台湾海峡是中国沿海重要的海上运输通道,船舶种类多、流量大,气象海况复杂多变,航路多点交叉,险情事故多发易发,是交通运输部划定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六区一线”重点区域之一。尤其是自8月16日中国东南沿海开渔后,大量渔业船舶进入台湾海峡生产作业,商渔船碰撞事故风险加大。此次组织的海上巡航执法行动,将增强对台湾海峡海上交通管控和应急救援能力,切实保障在台湾海峡航行、生产作业的船舶、设施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4、“蛟龙号”顺利完成300潜
8月18日,“蛟龙号”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下潜出水。
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8月18日在西太平洋海域顺利完成“蛟龙号”航次首潜,这也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第300次下潜。历经海试、试验性应用、业务化运行等阶段,“蛟龙号”已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留下足迹。
5、《二十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出版发行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二十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
《二十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收入自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召开至2024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这段时间内的重要文献,共75篇,约62万字。其中,习近平总书记的文稿33篇,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文稿18篇,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的有关文件24篇。有19篇重要文献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二十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的出版,为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提供了重要教材,对于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开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广阔前景,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具有重要意义。
6、第二次青藏科考标志性成果发布 过去15年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整体趋好
8月18日,第二次青藏科考“十大进展”在拉萨发布。
这“十大进展”涉及亚洲水塔变化与影响、碳汇功能和潜力、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变化、人类高原适应与绿色发展、高原隆升效应等世界级原创成果。成果显示,目前亚洲水塔地表总储水量超过10万亿立方米,约是黄河200年的径流总量。科考揭示了过去15年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变化规律和整体趋好的态势,发表新物种超过3000个。首次建立了青藏高原多灾种数据库,发现了青藏高原人类活动与适应青藏高原的新证据,提出了青藏高原绿色发展路径。
第二次青藏科考2017年8月19日启动实施以来,组织科考人员2.8万多人次开展了覆盖青藏高原全域的科考,引领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国际前沿。
问题反馈
联系客服
公众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