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在接见第3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强调:戒骄戒躁 再接再厉 为建设体育强国再立新功
8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全体成员。他强调,在巴黎奥运会上,你们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奋勇争先、不负使命,取得我国参加夏季奥运会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实现了比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他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欢迎大家凯旋,向大家致以热烈祝贺和诚挚慰问,并向全国体育战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问候。
习近平指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优异成绩,将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发扬光大,让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交相辉映,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精神。赛场上,大家牢记党和人民重托,“国家荣誉永远超过个人”、“我的这块金牌献给伟大的祖国”等誓言掷地有声,展现了祖国至上、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展现了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必胜信念,展现了团结协作、并肩作战的宝贵品质,展现了中国青年一代自信乐观、热情友好的阳光气质。你们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看到了中国开放包容、昂扬进取的时代风貌,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志气、锐气和底气。祖国和人民为你们骄傲,为你们点赞。
习近平强调,中国体育代表团坚持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弘扬了体育道德风尚,赢得了广泛尊重认可,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形象。赛场上,大家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保持良好的赛风赛纪和文明礼仪,胜不骄、败不馁,在竞技上、道德上、风格上都拿到了金牌。
习近平指出,新的奥运备战周期已经开始。希望大家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提高训练和比赛水平,扬长补短,加快人才培养,高质量做好备战工作。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相辅相成,希望大家进一步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带动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育蓬勃开展,为建设体育强国再立新功。
2、习近平会见斐济总理兰布卡
8月2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正式访问的斐济总理兰布卡。
习近平祝贺斐济男子七人制橄榄球队在巴黎奥运会上荣获银牌。习近平指出,斐济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太平洋岛国,明年将迎来中斐建交50周年。近半个世纪以来,两国始终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成为大小国家平等相待、友好合作的典范。中方高度重视中斐关系,愿继续为斐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斐方一道把握两国关系大方向,推动构建中斐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习近平结合兰布卡访问云南、福建、浙江三地情况和感受,介绍了中国在扶贫减贫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习近平强调,14亿多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也是中国为人类减贫和发展事业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在此过程中,我们做到了每个民族、每个地区、每个人都没有落下,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干大事的政治优势,得到了全中国56个民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当前,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和斐济同属“全球南方”,中方愿为斐济等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帮助,加强发展合作,使太平洋成为太平之洋、友谊之洋、合作之洋。
3、习近平会见出席全国人大加入各国议会联盟40周年纪念活动暨发展中国家议员研讨班外方议会领导人
8月2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出席全国人大加入各国议会联盟40周年纪念活动暨第六次发展中国家议员研讨班外方议会领导人。
习近平欢迎各国议长访华,指出各位议长来自不同大洲,我们都是“全球南方”成员。虽然各国国情不同、条件各异,但我们都是志同道合的好兄弟、好伙伴。当前,世界格局加速演变。中方愿同各国一道,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建设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习近平强调,立法机构交往是国与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立法机构有责任也有能力为构建平等互信的国家关系、拓展互利共赢的发展合作、促进开放包容的交流互鉴、推动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发挥积极作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独特贡献。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是中国对外关系不可动摇的根基。中国不追求独善其身的现代化,愿同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推动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共同做维护和平的稳定力量、开放发展的中坚力量、全球治理的建设力量、文明互鉴的促进力量。
习近平介绍了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有关情况,指出,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将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为深化同各国互利合作提供新机遇,为实现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开拓新前景。中方愿同各国立法机构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习近平指出,中国治理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是广泛的、真实的、管用的。中方将一如既往支持全国人大深化同各国议会联盟交流合作,在相互尊重彼此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基础上,加强立法和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共同提升履职能力,为“全球南方”国家深化友好合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夯实民意基础。
4、中国记协举办新一期新闻茶座 聚焦“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月20日,中国记协在京举办新闻茶座,邀请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围绕“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题,与境内外记者等进行交流,并回答提问。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徐洪才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千头万绪,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们要促进经营主体的公平竞争,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提升政府服务经济活动的效率。”
他表示,国有资本在关系到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以及社会公益性领域要多发挥作用。政府要更多在法律层面、政策层面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让生产要素、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进一步释放。
此外,徐洪才还就户籍制度改革、提振消费、财税改革等方面的提问作了回答。
5、我国首部职称评审监管办法发布
8月20日,为进一步规范职称评审程序、打击违规行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据了解,这是首部从国家层面出台的职称评审监管文件,将有利于提高职称评审质量、促进公平公正。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出台这一文件是贯彻落实深化职称制度改革部署要求的重要举措,在“破四唯”、“立新标”、放权松绑等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职称评审监管,避免一放了之、一放就乱。
针对职称评审过程中反映突出、易发多发的违规问题,办法明确,聚焦申报人、评审专家、职称评审相关工作人员等3类重点人群和评审单位、申报人所在单位等2类重点单位,采取随机抽查、定期巡查、重点督查、质量评估、专项整治等多种方式实施监管,构建政府监管、单位(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职称评审监管体系。
办法提出,对个人违规行为实行信用管理,职称评审中的失信行为将作为申报评审职称或参与职称评审工作的重要参考,严重失信行为将纳入职称申报评审失信黑名单并依法予以失信惩戒。对单位违规行为主要采取提醒、约谈、暂停评审、责令整改、通报批评、收回职称评审权限等处置措施,强化对评审单位的违规处置。
问题反馈
联系客服
公众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