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主席特使、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出席乌拉圭新总统就职仪式
应乌拉圭东岸共和国政府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1日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出席乌新总统奥尔西就职仪式。2日,奥尔西在总统府会见韩俊。
韩俊向奥尔西转达了习近平主席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韩俊表示,建交37年来,中乌关系始终保持健康稳定发展,成为不同政治体制、不同经济体量国家间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典范。中方高度重视中乌关系发展,愿同乌方携手努力,推动中乌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为拉美地区乃至国际社会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奥尔西请韩俊转达他对习近平主席的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衷心感谢习近平主席派特使出席其就职仪式。奥尔西表示,乌历届政府均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社会各界对此拥有高度共识。乌新政府愿同中方不断深化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稳步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共同捍卫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2、我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稳步推进
3月3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5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扎实推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和载人月球探测两大任务。
2025年,工程规划了2次载人飞行任务和1次货运飞船补给任务,我国今年将发射神舟二十号、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目前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正在开展相关训练。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稳定、效益发挥良好,已在轨实施180余项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取得了多项开创性成果。
与此同时,瞄准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的目标,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望宇登月服、探索载人月球车等主要飞行产品处于初样研制阶段,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文昌发射场登月任务相关测试发射设施设备正在有序开展研制建设。
3、我国实名注册科技志愿者超520万人
3月3日,从中国科协举办的2025年学雷锋科技志愿服务周上获悉,我国在科技志愿服务平台上实名注册科技志愿者超520万人,科技志愿队伍超11万个,年均开展活动30余万场,彰显出科技志愿服务的时代价值和蓬勃活力。
据介绍,近年来,我国科技志愿服务进入蓬勃发展新阶段,广大科技志愿服务组织和科技志愿者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在科技咨询、技术推广、科学教育、健康义诊、社会服务等领域积极作为,成为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于3月1日至7日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包括技术服务类志愿服务、民生类志愿服务、科普类志愿服务、应急类志愿服务和专业志愿服务五大类。
根据活动安排,中国科协层面举办先进典型示范活动,开展全国学会科技志愿服务工作骨干能力提升活动、助春耕科技志愿服务联合行动、中国科技馆系列志愿讲解活动。各全国学会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组织动员学会会员围绕乡村振兴、科教兴国、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等领域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同时,各地方科协动员所属科技志愿服务组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开展各种类型科技志愿服务。各有关单位、高校科协、企业(园区)科协和社会组织结合工作职能,组织所属科技人员开展有特色、有影响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4、我国超焓燃烧技术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月3日,油田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治理是业界公认的世界性难题。日前,我国自主研发的“甲烷及VOCs超焓燃烧一体化处理技术与装备”被专家鉴定为“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望为全球油田废气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甲烷(CH4)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O3和PM2.5的重要前体物)是油田开采过程中释放的主要废气,成分复杂、浓度波动剧烈且排放点分散。由中科卓异环境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石油长庆油田、中石化胜利油田等单位联合研发的“甲烷及VOCs超焓燃烧一体化处理技术与装备”,依托先进的多孔介质红外燃烧辐射增强技术,实现了900摄氏度以下甲烷及VOCs的高效热氧化,处理率高达99.9%以上,处理后接近零排放,净化能力和节能优势明显。
5、西藏定日地震整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启动
3月3日上午,西藏定日6.8级地震8个整村推进村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启动仪式在日喀则市定日县长所乡古荣村举行。
西藏结合实际,采取“统规统建”和“统规自建”相结合的方式推进民房建设,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前期工作。日喀则市各级各部门和9家勘察、测绘、设计单位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听取群众诉求的基础上,避开地震活动断裂和同震地表破裂带,推进规划设计,引领恢复重建。
下一步,西藏将保障过渡期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加快推进灾后恢复民房重建工作,统筹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群众早日住上安全舒适的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