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在辽宁葫芦岛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1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实地察看去年洪涝灾害后当地恢复重建情况,走进入冬前搬入新居的村民家中,了解重建房屋质量、日常生活保障等情况。
2、全总十八届三次执委会议在京召开
1月22日,全总十八届三次执委会议21日至22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主持会议并讲话。
王东明指出,各级工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结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组织动员职工建功立业,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决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不断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在服务大局中更好展现担当作为。
会议审议通过全总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徐留平所作工作报告,通过全总《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的决议》。
3、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
1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
规划提出,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规划提出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分类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大力培养乡村人才,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全面振兴;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深入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增进农民福祉;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4、王沪宁主持召开全国政协主席会议
1月22日,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十次主席会议22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主持并讲话。
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全国政协党组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王沪宁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研究制定贯彻落实举措,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要认真筹备组织召开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改进文风会风贯彻到大会各项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紧扣“国之大者”和民之关切履职尽责,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贡献智慧和力量。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精神、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坚持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体现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上,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会议审议通过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草案)和关于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草案),决定提请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
会议还审议通过全国政协主席会议关于全国政协2024年工作情况的报告,全国政协2025年工作要点、视察考察调研计划、重点民主监督计划,2025年全国政协委员集中学习培训计划等。
会议书面审议《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建设(2024)》、全国政协2024年开展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情况的报告和2025年工作计划。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撤销卢进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资格的决定,提请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追认。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石泰峰,全国政协副主席胡春华、杨震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发言。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等就有关议题作说明。
全国政协副主席沈跃跃、王勇、周强、梁振英、巴特尔、苏辉、邵鸿、高云龙、陈武、穆虹、咸辉、蒋作君、何报翔、王光谦、秦博勇、朱永新出席会议。
5、最高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依法惩治恶意欠薪犯罪典型案例
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2日联合发布5件依法惩治恶意欠薪犯罪典型案例,进一步强化劳动者权益法治保障,指导各地执法司法机关做深做实治理欠薪相关工作。
据介绍,2020年至2024年五年间,全国法院共审结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6200余件、生效判决人数6200余人。目前,个别用人单位和个人拖欠劳动报酬,甚至恶意欠薪、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仍然存在,解决欠薪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久久为功。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司法机关切实强化工作合力。任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时立案调查、收集固定相关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刑法威慑和教育功能,督促行为人积极履行支付义务,实现劳动者权益保障与当地社会稳定的“共赢”。
同时,司法机关坚持宽严相济,最大限度维护劳动者权益。某信息公司、冯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中,人民法院依法严惩一审宣判前仍不履行支付义务的被告单位,对被告单位负责人判处实刑,彰显宽严相济“严”的一面。翁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中,人民法院对欠薪数额、人数相对较少,未造成严重后果,且在公诉前付清劳动报酬的行为人依法免予刑事处罚,体现宽严相济“宽”的一面。
此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司法机关畅通行刑衔接,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推动欠薪矛盾实质化解。在邓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中,人民法院依法严惩执行领域恶意欠薪行为,做实追赃挽损工作,兑现劳动者胜诉权益。某旅游公司、王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中,人民法院在审理期间积极协调被告单位足额支付所欠劳动报酬,并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通过对被告单位负责人适用缓刑,促进企业恢复经营、健康发展。
问题反馈
联系客服
公众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