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大会举办
2024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大会21日在京举办。本次大会聚焦“公共关系与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主题,通过主论坛+案例分享+圆桌论坛的形式,邀请政府部门、高校智库、企事业单位等负责人和专家学者,探讨公共关系理论实践创新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并发布50个年度公共关系优秀案例。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郭卫民表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公共关系行业要聚焦中心任务、强化使命担当,充分发挥公共关系在国家建设发展、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为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2、“过年——春节主题展”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展
“过年——春节主题展”12月21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展。展览以冬至到元宵节为时间节点,共展示了120余项与春节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涉及涵盖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港澳台地区。展览将持续到2025年3月2日。
3、执法检查报告对黄河保护提出七方面建议
12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报告从提高黄河保护治理法治化水平、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等七个方面对黄河保护提出建议。
报告指出,要开展深度节水控水。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健全覆盖全流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体系;打好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发展节水型农业,推进高耗水产业节水增效,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科学配置水资源,加快构建国家水网,探索建立黄河流域用水权跨流域、跨区域流转和转让机制。
4、全国31个省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全部建成使用
12月22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的2024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显示,全国31个省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全部建成使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的要求,通过推动建设省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巩固拓展地方人大备案范围。
报告介绍,各省级数据库将本行政区域省市县乡四级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类规范性文件纳入数据库,共计38万多件。其中包括现行有效和已修改的各类地方性法规21158件,地方政府规章10920件,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19308件,行政规范性文件327819件,监察规范性文件298件,司法规范性文件5023件。
5、我国科学家当选国际科学理事会副主席
国际科学理事会(International Science Council,简称ISC)官网日前正式公布,由中国科协推荐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以高票当选会员事务副主席,任期为2025至2028年。
ISC是世界上成员覆盖面最广泛、学科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科技组织,在国际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是全球重要的战略资源。ISC会员事务副主席是ISC管理层重要岗位,负责协调会员关系管理,制定会员发展策略,为ISC长远发展提供战略指导和建议。
朱永官院士长期从事环境土壤学和环境生物学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曾荣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际土壤科学联合会李比希奖等重要奖项。
6、2025年就业援助月活动在全国启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12月22日宣布,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残联共同举办的2025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于近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
这次活动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集中帮扶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登记失业人员等就业创业。活动期间,各地将开展摸排走访,组织全面联系对接,建立重点帮扶对象清单,确保人员底数清、就业状态清、就业意愿清、服务需求清。
问题反馈
联系客服
公众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