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定战略自信 勇于担当作为 全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月2日在北京出席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勇于担当作为,开创共建“一带一路”更加光明的未来。
在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自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共建“一带一路”始终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国际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增进同共建国家友谊、促进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
习近平强调,近年来,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在此背景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必须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有效克服地缘冲突影响,正确处理增强共建国家获得感和坚持于我有利的关系,切实保障我国海外利益安全。
习近平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指导原则,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指引,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结合、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科学布局和动态优化相结合、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相结合,统筹深化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和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统筹巩固传统领域合作和稳步拓展新兴领域合作,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不断拓展更高水平、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共赢发展新空间。
习近平强调,要重点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建设,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统筹管理机制,完善“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协调推进机制,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务实合作机制,完善新兴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完善投融资多元化保障机制,完善风险防控内外协同机制,完善海外利益保障机制,完善高水平国际传播机制,完善廉洁丝绸之路合作机制,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勇于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2、王毅同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举行第七轮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12月2日在北京同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举行第七轮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
王毅表示,今年是中德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世界越是动荡,大国越要保持定力。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中德要克服干扰、排除阻力,坚持对话合作主基调、摒弃冷战对抗旧思维,共同抵御外部风险,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王毅强调,保持中德关系稳定发展首先要匡正战略认知。中德、中欧制度不同,这源于各自的历史文化传统,也是人民做出的选择。双方应坚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在此基础上开展互利合作。中德关系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受第三方影响。希望德方、欧方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发展,采取积极务实对华政策,通过对话协商妥处贸易争端。
3、《蓝皮书》:到2029年全面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日前,在国家能源局的统筹组织下,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发布《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
《蓝皮书》明确,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三步走”: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电力市场顶层设计基本完善,实现全国基础性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基本规范统一。到2029年,全面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到2035年,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支撑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成,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4、全国已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达75家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同意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未来将面向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至此,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达75家。
5、我国最大规模海上油田群岸电工程项目全面竣工
12月2日,我国最大规模海上油田群岸电项目——渤海油田岸电应用工程全面竣工。该项目三期目前已全部完成,形成了渤海湾从南到北、980兆瓦的区域供电网络及规模化输电能力,覆盖渤海7个油田区域150多座海上平台。
问题反馈
联系客服
公众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