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考研政治时事新闻汇总(9月13日)
2024-09-13
下载
收藏

1、习近平向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致贺信

9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致贺信。习近平指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世界人民对安全稳定的期盼,中国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不断凝聚各方共识,推动消弭国际冲突根源、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为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作出不懈努力。希望本届论坛继续秉持平等、开放、包容、互鉴精神,凝聚共识、深化互信,为共同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主题为“共筑和平、共享未来”,当日在北京开幕。


2、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京闭幕

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经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关于修改统计法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决定免去唐仁健的农业农村部部长职务,任命韩俊为农业农村部部长。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签署第30、31、32、33号主席令。赵乐际委员长主持闭幕会。常委会组成人员164人出席会议,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关于修改一九九三年一月十四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议定书》的决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关于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的决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条约》的决定。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任命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委员会委员的名单。会议经表决,任命景俊海为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会议经表决,免去陈国庆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职务。会议还表决通过了其他任免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王东明、肖捷、郑建邦、郝明金、蔡达峰、何维、武维华、铁凝、彭清华、张庆伟、洛桑江村、雪克来提·扎克尔,秘书长刘奇出席会议。

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国家监察委员会负责同志,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成员,各省区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部分副省级城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列席会议。

闭幕会后,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二讲专题讲座,赵乐际委员长主持。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改革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穆虹作了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扎实推动〈决定〉部署改革任务落实》的讲座。


3、深刻认识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的重大意义

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均对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作出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当前,我国正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既蕴含发展优势,也带来难题和挑战,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基于我国经济、社会、人口形势发展变化和劳动者需求日趋多元,建立与其相适应的退休年龄制度,正是这样一项事关发展大局的重要改革。对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的重大意义,我们要着眼全局、放眼长远,正确认识和把握。

从退休年龄制度看,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60周岁,女职工55周岁、50周岁,这是上世纪50年代根据当时我国的基本国情确定的。7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带来多方面影响,原有法定退休年龄难以匹配当下的基本国情,也难以适应今后一个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从人力资源开发角度看,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变化。一方面,我国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从1982年的8年增加到2023年的14年,在原法定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受教育年限增加,意味着劳动者参加工作的时间推后,平均工作年限缩短,这将导致人力资本利用率降低等问题。另一方面,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由“年轻型”转向“老年型”,带来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下降、年龄结构老化等变化,有必要根据这些变化适当调整法定退休年龄,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增加劳动力供给,进而稳定劳动参与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夯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从劳动者对退休时机的选择看,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是适应差异化诉求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2.97亿人,人均预期寿命达78.6岁,随着预期寿命和健康水平提升,一部分老年人继续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也在提高。比如,近年来教育、财政等部门组织开展“银龄讲学计划”,吸引不少退休教师投身支教支研活动,在有效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同时,也为他们发挥经验、知识和技能优势提供了舞台。可见,一些老年人仍有施展才干、创造价值的较强意愿,在科教文卫、传统技艺、公益慈善等诸多领域,支持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的老年人特别是低龄老年人继续工作,能助力更多老有所“长”者实现老有所为。

综合来看,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既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更好满足劳动者对退休时机的多元化诉求,也因时因势优化了制度设计,有利于提高劳动力供给潜力和质量、推动我国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源红利转变,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4、中共代表团访问柬埔寨

9月11日至13日,应柬埔寨人民党邀请,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助理赵世通率中共代表团访问柬埔寨。其间,分别会见柬人民党副主席、首相洪玛奈,人民党中央外委会主席、参议院第一副主席布拉索昆,监察部大臣胡海,柬中友好青年之家负责人等。

双方就中柬关系及共同关心问题交换意见,表示要以双方领导人重要共识为指引,加强战略沟通,巩固政治互信,深化党际交往,密切青年交流,为推动构建新时代中柬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5、我国海拔最高的人工影响天气观测平台顺利投运

9月13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获悉,我国海拔最高的人工影响天气观测平台——中昆仑山顶人工影响天气云水资源综合观测系统平台,已顺利完成一期建设并投入试运行,标志着新疆在人工影响天气与云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域达到了新的高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负责人严建昌介绍,项目一期总投资超过800万元,经过精心规划与施工,于2024年8月30日在昆仑山黑石北湖附近的海拔5287.71米的高地上落成,创造了我国高海拔云水资源观测的新纪录。

该平台整合了多要素地面气象监测、无人机高空探测系统、先进的云冰微物理研究、气溶胶激光雷达探测、云冰水动态监测、高性能激光雷达、高清视频成像技术以及北斗卫星通讯系统,加之可靠的太阳能供电系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这些技术的集成应用,对于精准捕捉云层动态、优化人工增雨(雪)作业、评估气候变化影响及探索极端环境下生态系统适应性策略等,具有很大的科研价值和实际应用潜力。”严建昌说,作为昆仑山系唯一的云水资源综合科学考察平台,它不仅对新疆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安全、农业灌溉、防灾减灾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更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此外,新疆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平台的建立也将有力推动新疆在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气候变化研究、水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创新能力。

  • 问题反馈

  • 联系客服

  • 公众号

  • 置顶

收起
展开
展开
AI伴学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