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考研政治时事新闻汇总(8月31日-9月1日)
2024-09-01
下载
收藏

1、《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  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章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要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文章指出,我们要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应该如何培养,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二是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要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三是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立德为先,修身为本,这是人才成长的基本逻辑。要坚持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品德润身、公德善心、大德铸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四是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学习知识是学生的本职。要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在学习中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五是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六是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发展。要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文章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文章强调,要注重教材建设。教材是传播知识的主要载体,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体系,是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教材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


2、文明交响 数字筑梦——“非洲伙伴”媒体行动在京举行,李书磊以视频方式出席并发表主旨讲话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  8月31日,文明交响  数字筑梦——“非洲伙伴”媒体行动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通过视频方式出席活动并发表主旨讲话。乌干达共和国总统穆塞韦尼、中非共和国总统图瓦德拉、塞舌尔共和国总统拉姆卡拉旺也通过视频方式发来寄语,表达愿加强中非媒体交流、深化务实合作的愿望。

与会嘉宾表示,在习近平主席和非方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中非关系进入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新阶段。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即将在北京举行,必将开辟中非关系发展新境界,谱写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新篇章。

与会嘉宾认为,媒体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民心相通上发挥着独特作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中非媒体要坚持合作共赢理念,讲好中非合作发展的故事,讲好各国结合自身实际探索现代化道路、增进人民福祉的故事,加强前沿技术领域交流合作,不断夯实中非合作的民心基础,共同构建公正客观、积极健康的全球舆论生态。

本次活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旨在深化中非媒体交流合作,推动数字时代下的文明交流互鉴。来自中国和20多个非洲国家的国际组织、媒体、智库等各领域200余名代表与会。


3、王毅分别会见南非、塞内加尔外长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1日在京分别会见南非外长拉莫拉、塞内加尔外长法勒。

王毅表示,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召开在即。论坛成立24年来,有效推进非洲加快发展,成为南南合作的重要旗帜,引领带动了国际对非合作。中方愿同非方密切协作,把此次论坛峰会办成加强中非团结友好的又一次盛会,掀起中非合作新的热潮。中方坚定支持非洲国家捍卫自身发展振兴的正当权利,愿携手构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拉莫拉表示,在拉马福萨总统和习近平主席战略指引下,两国关系定位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南非民族团结政府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南非支持中方提出的系列全球倡议,愿同中方共同促进“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

法勒表示,塞中关系具有典范意义。两国始终相互尊重。峰会期间,法耶总统将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他首次对非洲以外国家访问,期待以此为契机,深化具有活力的塞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4、陈希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二〇二四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本报北京9月1日电  (记者何昭宇)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1日举行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长(院长)陈希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锐意改革创新、勇于攻坚克难,把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

陈希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问题,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领导干部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持续深化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改革的坚定决心和使命担当,不断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动性,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把改革蓝图变为现实。

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学员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同步参加开学典礼。


5、“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第三届理事会议举行,来自26个国家的41家媒体成为新的理事单位

本报成都9月1日电  (记者温素威、张明瑟)8月29日,“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第三届理事会议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来自16个国家的30家理事单位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理事长单位人民日报社作联盟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会议介绍了第二届国际传播“丝路奖”有关情况,公布了第三届理事会名单,来自26个国家的41家媒体成为新的理事单位。各理事单位代表围绕如何更好发挥联盟作用、促进各国民心相通进行深入交流。

联盟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指出,围绕讲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故事、促进共同发展繁荣,联盟扩大规模影响、加强对话交流,促进业务合作、创新品牌项目,推动各方面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截至目前,联盟已有来自110个国家的274家媒体成员单位,受众覆盖联合国六大语言区,成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吸纳成员数量最多的重要媒体合作平台。期待各理事单位共同建设好、维护好、使用好新闻合作联盟常态化协作机制,凝聚更多“一带一路”媒体力量。今后,联盟理事会计划在加强平台机制建设、开展对话交流项目、促进信息共享互通、做好“丝路奖”评选等方面持续发力。

“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自成立以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互助互利、自主自愿的原则,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宗旨,多措并举,加强成员间沟通交流和业务合作。与会理事单位代表表示,“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增进理解、深化合作提供了有效平台。各理事单位应加强协同配合,积极应对信息技术挑战,综合运用各类传播手段,讲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故事。


  • 问题反馈

  • 联系客服

  • 公众号

  • 置顶

收起
展开
展开
AI伴学助手